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亲历画坛八十年》:画缘、人缘、书缘
2014-03-12 21:45:00  来源:新安晚报  作者:马丽春
分享到:

 

        癸巳春,黟县人氏、台湾《联合报》老记者吴心白先生回皖扫墓并探亲,过肥时,我应邀陪他去徽州老乡、徽文化研究专家鲍义来先生家里探访。这鲍先生是位书痴,爱好藏书,一生痴情于徽文书的抢救与整理。也爱好黄宾虹研究,留心宾虹老的资料收集。我做副刊编辑时,便常编发他的此类文章。​

 

        鲍先生和我住同一小区,我自从去他家逛过一次后,便迷恋上了他那个家。满屋的书香,整整两百平米,各类图书占据各要津。他还收藏了不少乡人手札。那天在他家,当着吴老面,他搬出一摞文书,从中找到吴老七十年前中学校长汪嵩祝家的文书,告诉我们这是谁的信,那又是写给谁的,有的已有一二百年历史,沧海桑田,这让我们看得目瞪口呆。​

 

        也就在这次探访行将结束之际,鲍先生除赠送我们几本他编写的书外,又抛出一颗重磅“炮弹”——他为石谷风整理的口述回忆录已基本完成,正拟找出版社出版。​

 

        石谷风是著名文博专家、书画名家、鉴赏家,黄宾虹弟子,时年91岁,行动不便,很少接待访客,能把这样一位人物的口述回忆录整理出来,实在是书画控们天大的好事啊。我立刻向他索讨电子文本,意图提前过把瘾。口述史向为我之所爱,唐德刚的几本书我都买到手了,看了实在过瘾。​

 

        次日,鲍先生便把书稿发给我。接下来的几天里,有点时间我便在电脑上阅读此书。我那时候学画不久,正痴迷中,对画坛亲历记之类的文字尤富兴趣,何况这石谷风的经历还真是传奇,他祖父早年迁居北京,擅书法,父亲曾当过蔡元培的秘书,在北大工作四十年,在图书馆工作时还和毛泽东同过事,到石谷风出生时,他们家居住北京已是三世。石谷风从小便酷爱画画,后从北平艺专毕业后,又到北平古物陈列所的国画研究会进修三年,认识了黄宾虹先生,由此改变了他后来的人生。​

 

        石谷风一生经历名师不少,都是当时的书画名家,最早师从王梦白,后又师从溥雪斋、黄宾虹、齐白石、王肇民、蒋兆和、汪慎生、李苦禅、颜伯龙、刘饮湖等。崔嵬是他音乐老师,还跟他演过话剧。他和张大千的关系也甚好,当年大千到北平办画展时,住处还是他找的,布展时也帮了不少忙。他后来到济南工作时,还为“旧王孙”、画坛有南张北溥之名的北平艺专时的老师溥心畬先生收集过秦砖汉瓦。因为收集的东西多,溥先生有些过意不去,问他“你要我什么东西,尽管讲出来。”他就说,“我只是没有好印泥。”后来溥送他祖父恭亲王专用的印泥二两。这种印泥当时世上便已罕见。​

 

        石谷风的名字是后来取的。本名石振华。宾老说,“画家都喜欢一个‘石’字,明代大画家沈周名石田,清代画家石涛、王石谷、石溪,名气都很大,当代有齐白石,何况你还姓石。石振华这名字太平淡。”宾老建议重取。名字不妨从《诗经》里找。于是他便研读起《诗经》来,看到“习习谷风,维风及雨”一句,很有感觉,便跑去找宾老。宾老说,“石谷风,多好听,这名字本身就是一幅很美的山水画卷。”于是,便以之为名。——看到这里,我笑了,安徽有女作家名石楠,女画家名石兰,还有一位南薰社的画家叫石华,都是后来取的艺名,敢情也是因为深爱着这“石”字啊。

 

        当年石谷风经常出入黄家,请益甚勤,他也因此被人视为黄宾虹的小书僮。他的金石考古和书画鉴赏知识,最早得益于黄宾虹的亲传。后来他去了山东,齐鲁大地素有“文物之都”之美称,地下文物众多,他在济南八年,接触了大量文物,也收集了大量别人不以为然的文物,自己也炼成了文物鉴定名家。解放时,他成了华东文物捐赠第一人。​

 

        后来机缘巧合,石谷风来到安徽,那时安徽省博物馆也才成立,石谷风便被聘为博物馆之友和特约采集员,并被派往徽州,从此开始他波澜壮阔抢救安徽文物的后半生。我采访过的很多安徽文化人,都从石谷风身上受益无穷。比如著名焦墨画家王永敬,便曾充满感情地对我说,他当年经常去石谷风先生那请教学问,受益很多。而本书整理者鲍义来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歙县宣传部任职通讯干事,时黄宾虹的侄儿因黄宾虹故居年久失修、摇摇欲坠,便给上级部门和黄门弟子写信,于是供职于安徽省博物馆的黄门弟子石谷风受单位和文物局派遣前来调查了解,那天鲍义来恰也在场,这应是他第一次见到石谷风先生。​

 

        鲍先生后来奉调省城,供职于安徽日报,做文化编辑和记者。以后便有更多机会见到石谷老,也经常饶有兴趣地听并记下老人的这些“口述”。在这前后,也陆续有人记录过石老的“口述”,但遗憾的是一直未能有人作系统整理。直到老人年过九十,记忆力渐不如前,有感于以往所做的“口述”尚是一盘散珠,不免遗憾。于是,鲍先生便肩负起了这一责任,形成了这样一个文本,试图将以前所记录的各种“口述”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有机梳理,加以必要的核查与考据,终于有了现在这样相对完整的体系。​

 

        于此书,我所做的一点贡献是,当我完整读完电子文本后,便有一种激动,觉得这样一本书,身边难得的口述史,应该更快面世,让更多读者受益。便在新浪微博上向江苏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汪修荣先生推荐。汪先生也是皖籍作家,著有《民国教授往事》等书,他读完电子文本后迅速答应出版,该社以最快速度让这本书在甲午马年前夕面世。适鲍先生刚从美国回肥,他拿到书后立即托夫人送我一本,并附了张字条,感谢我的推荐并希望我能为这本书写点什么。此书我已在二读中,二读后仍觉甚好,故特此推荐。(责任编辑:张雯)

分享到:
首页  |  关于我们  |  投稿声明  |  版权经纪  |  联系我们
地址:南京市中央路165号凤凰广场C座   邮编: 210009   商务合作:025-83300079   个人投稿:025-83280268  
ICP备案号:苏ICP备08111047号-1